十七歲之湖

EdemA. 

2000.02.12

為了一大早集合出發,前一晚就先下新竹。
雖然接近半夜了,朋友仍然說:「沒關係,我等會兒就到。」
我帶了盒蛋糕給她,想祝她情人節快樂,卻忘記說了。
大概是因為我們都離那種送花送糖的浪漫太遠了。

夜裡頭,她問我說,想做什麼?                                 
我說想寫些東西。因為最近突然發現,
十七歲想的東西只有十七歲寫得出來,
二十五歲時候的想法,過去的話,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寫些什麼呢?
我笑了笑,「到現在都還沒有什麼成就,只能寫自己吧!」
                                                                                                           
  
隔天一早,我在交大門口跟朋友說再見,謝謝她送我過來。
和另一群朋友會合之後,經三光接北橫,往松蘿湖的登山口出發。
睡了一路,醒來時已經快到登山口了,
張開眼睛第一眼就看見樹蕨,好大的族群!
過了半晌才想起,這次的行程是在海拔一千上下,
而且是在北臺灣,筆筒樹或是桫欏等號稱最接近侏儸紀植物群像的族群分佈特多,
一下子從夢裡跌入恐龍時代,實在有一點兒回不過神來。

山上下著毛毛雨,也有一點點霧,大概是很典型的東北季風型的氣候吧,
尤其這兒又在蘭陽溪口的一岸,冬天的雨量不少。
登山口就在一座叫做本覺寺的廟宇附近,停車場四周栽了一些肖楠。
學長說是私人修行的地方,好像沒有開放供人參拜。
穿上雨衣,十一點整開始出發。

松蘿湖算是宜蘭地區的郊山風景,
據說很多人浩浩蕩蕩的開大隊上山,當天來回。
大概是因為入山的人數過多,整條路都給踩爛了,
雨水就積在被蹂躪過的路面,
一整路的「鹿谷粥」,又濕又滑,很難全身而退,
只得眼睜睜的看著鞋子面目全毀。

入了山之後,雨幾乎沒了,加上樹葉的遮蔽,也就不穿雨衣了。
由於這兒是人造林之後的闊葉次生林,
(樹幹上還釘著「林務局永久樣區」的牌子,
要怎樣才算是永久樣區呢?),
底層幾乎是蕨類和一些潮濕環境容易看見的植物,
讓人有一種身在陽明山的印象,
只是霧濃了些,山高了些,路長了些,樹深了些,也安靜了些,
不像陽明山,隨便一轉個彎就會撞見人群或是車聲迎面轟來。

原則上是一路上坡,夾著幾段起伏,途中還有幾個營地,
其中一個竟然還裝設了水龍頭,真是不可思議!
大營地附近自然是垃圾遍地,連卡式瓦斯爐都被丟棄,
忍不住要讓人開罵:不僅是神經病而且還愛亂丟垃圾的神經病!
中途遇到兩個也是上山的人,還開著收音機聽伍佰,
我的媽!
                                                                

不到三點,我們就抵達湖邊了。
湖水只剩一灘彎月,泛著霧氣,漫天飄著約莫四十五度的細雨;
水退去的地方長滿了水苔,欣欣向榮,翠綠一片,
伴著臺北樹蛙和莫氏樹蛙零星的叫聲——在湖邊紮營成了幸福愉快的事,
就連在帳棚裡煮食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第一次在山上吃羊肉爐,望著營帳窗外的湖色,
果然是人間一大享樂。
飽食大餐之後,沿著湖水退去的痕跡散步,
每每驀然回首,湖的風貌便換了一樣。
喝過「晚茶」之後,八點鐘便熄火入睡。
夜裡頭,又是霧又是雨,
蛙聲更是沒斷過,交織成一片,感覺就像能拿來當被蓋。

隔天睡到八點,
聽見學長說湖中有鴛鴦,趕緊從睡袋中鑽出來。
霧從山稜翻越而下,輕輕掠過湖面,風則在水面吹起陣陣漣漪。
我瞧見了三隻在霧中游水的鴛鴦,隱約間還傳來山羌的叫聲。
隨著日昇,霧氣漸散,四周也充滿了鳥唱,逐漸熱鬧起來。
大概是因為四周都是山嶺,很容易讓人產生與世隔絕的感覺,
不知道在這兒生長的青蛙、小鳥對這樣的生活有什麼看法。

十點鐘,我們準時離開。像霧那樣,來了又走。
一路下坡,仍是泥濘,
四周也還是白茫茫一片,
感覺上就像整座森林浸泡在霧氣之中。
我一面想著工作的進度,一面想著別人虛構的故事,
並且一路錯過好幾株掛在樹幹上的山蘇花,
就這樣在現實與幻想中,越過山稜和溪谷,回到人車喧擾的臺北街頭。

我這個人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邊走邊問自己。
大概沒有人知道吧。
希望下一次那十七歲之湖所映出的容貌,
依然.....雲淡風清。

 

向上 青蛙公主談青蛙 一棵種子 十七歲之湖 蛙類生態觀察之感想 大小傻雲仙樂園夜遊記趣 水池旁的小學生和青蛙 阿里磅農場賞蛙記 寂靜的…四月天 謎樣的史丹吉 與長腳赤蛙初次相逢 與台北樹蛙的第一次接觸 台北樹蛙的故事 小莫的宿命 台北樹蛙童話詩 艾氏樹蛙的天空 我住在一個有蟾蜍的地方 我的諸羅樹蛙研究 諸羅探戈 白頷樹蛙搶婚記 白頷樹蛙我的觀察 惠蓀林場的褐樹蛙 褐樹蛙我的觀察 拉都希氏赤蛙我的觀察 遲來的發聲-從前年訪日本樹蛙談起 忘了說謝謝 花狹口蛙遠征團 花狹口蛙發現記 來自外國的的土精靈 涵洞中的精靈-古氏赤蛙 赤蛙釣蛇




horizontal rule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