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 德 氏 赤 蛙


圖像

Sylvirana guentheri (Boulenger, 1882)

其他俗名:沼蛙、石蛙、Gunther's frog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修長,♂6-7.5cm,♀6-8cm

      頭部:平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上下唇皆白色,頷腺明顯白色兩個。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

      背部:棕色或淺褐色。

      體側: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背側褶,沿背側褶有黑縱紋,有不規則的黑斑。

      皮膚:光滑,僅後端有些小顆粒。

      腹部:白色光滑。

      前肢:指端鈍圓,內掌突發達。

      後肢:細長,全蹼,趾端鈍圓。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不明顯。背面有黑色橫帶,股部內側有黑色花斑。

    第二性徵:雌雄體型差異不大,雄蛙第一指的婚墊不明顯,但前肢基部有腎型黑色臂腺。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咽喉部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小型個體和腹斑蛙很像,但腹斑蛙身體較肥胖,鼓膜周圍黑色。

    分布:廣泛分布於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水池及草澤環境,也是都市常見的蛙類。

    生殖期: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

    行為:生性隱密,平時很少看到,繁殖期時才成群一起遷移到水域活動,但也是各自分散躲在水草間,僅露出頭來鳴叫,叫聲是如同狗叫般的「茍、茍、茍」,低濁而且大聲,日夜都能聽到。個性極為害羞,很容易受到驚擾,一旦有人靠近,就會發出「吱-」驚擾叫聲,然後噗通一聲跳到水裡。

    卵:卵粒小,成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者黏在水草間。

    蝌蚪:全長約5cm,體灰綠色有細麻點,尾棕色有或深或淺的雲斑。眼睛在兩側。

 

Natural History

Sylvirana guentheri is abundant in plains and lowlands.  Breeding season is from May to August.  Their call, like dogs bark, can be heard day and night.  They usually breed in ponds or pools with extensive vegetation in water or shore.  Eggs are laid as a single layer film floating on water surface.  Rana guentheri is a protected species because they were caught and sold at traditional markets as food in the past. 


圖像

•快速鑑定特徵

  1. 大型

  2. 鼓膜周圍白色

  3. 有背側褶

   
   

•附錄:

「台灣的兩棲類動物」內關於貢德氏赤蛙資料:


外型:

      貢德氏蛙為大型蛙類,身體粗壯,長度80~100mm。背側褶連續而粗大,位眼後至大腿上方。身體背面為黃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佈淡黑色之斑紋。身體側面由眼鼻線沿背側褶至鼠蹊部有一條黑褐色的縱帶。雄蛙具有兩個鳴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狀突起,此可與雌蛙區別。後肢大腿前方和後方皆有黑褐色的大形斑紋,大腿和脛部表面皮膚有圓形或短棒狀突起所連結而成的隆起稜,與縱軸平行。吻尖鈍。外鼻孔較接近吻端。前肢粗短,指端尖,不膨大不具蹼膜。後肢強大趾長,趾端尖,不膨大蹼膜發達。


生態習性:

      墾地和闊葉林為主要的棲習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隱伏在草叢洞穴中或石縫中,偶而亦可見其停棲在近水邊有陰影的石頭上。夜間外出覓食。繁殖季節時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鳴叫求偶,鳴聲低沈而大,在白天亦往往可以聽到其特殊的鳴叫聲。叫聲類似小狗叫聲“汪,汪”,性喜成群出現。繁殖季節春、夏季,卵產在不流動的水域中。蝌蚪身體略扁,眼在兩側,尾細長而弱,體灰綠色有細麻點,尾部棕色,有深淺相間的雲斑。


分布:

      我國中南部各省、台灣、海南島和香港。在台灣常見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農田、池塘,全省都有分布,北部數量較多,中南部較少。數量普遍,由於體型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實驗之普遍蛙類,但由於捕捉,數量已大量減少。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