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 齒 蟾 科

溫 室 蟾 

溫室蟾

Eleutherodactylus planirostris (Cope, 1862)

其他俗名:溫室卵齒蟾、平吻卵齒蟾、古巴平吻蟾、Greenhouse frog

    成體特徵:

    體型:溫室蟾是小型的蛙類,體長約1-3公分。

    背部:背部褐色,帶橘色或紅色,有深色斑塊或條紋。身體背面有許多排列整齊的圓形小疣粒。 

    四肢:趾(指)端有小吸盤,趾(指)間沒有蹼。

    分布:原產與巴哈馬、開曼群島及古巴,引入格瑞那達、牙買加、墨西哥、土克斯及開科斯群島、夏威夷、香港等地。台灣 2020 年在高雄發現入侵的族群。

    繁殖期:繁殖期在夏天,雄蛙鳴叫聲清亮如同鳥叫。

    行為:善於跳躍,在雨後的夜晚比較容易看到牠們的蹤跡。因為喜歡棲息於溫室環境,背部有許多小疣粒,命名為溫室蟾。主要棲息於樹林、河岸以及能提供遮蔽的潮濕環境,喜歡躲在落葉等遮蔽物之下,對乾、熱環境耐受性很強,常出現在受人為干擾的廢車場、溫室、苗圃、草地及花園。

    卵:雌蛙將卵產於被植物、岩石或枯枝落葉覆蓋的潮濕地面,一次產卵 3 - 26 粒,卵直徑約 2 公厘,約 2 星期後卵直接發育為小蛙,沒有蝌蚪期。發育完全的小蛙體長約0.5 公分,利用上顎前端卵齒將包在周圍的膠囊戳破,再離開膠囊。可能隨著園藝植物擴散,暴雨也有助於溫室蟾的繁殖及擴散。

    蝌蚪:沒有蝌蚪期。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