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訪 花 蓮 的 蛙 類

《裝備》

        蛙類主要在晚上活動,因此手電筒是必要的配備。而它們常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出沒,蚊蟲、蜘蛛、馬蝗等小動物特別多,所以最好戴帽子,穿長袖上衣、長褲、雨鞋,以免被咬。尤其夏天晚上,建議在手、腳踝、脖子、臉等裸露的地方,噴噴防蚊液或抹些樟腦油,不然可能會被蚊蟲叮成滿頭包或紅豆冰。

        蛙類多的地方,蛇也多。所以最好隨身帶一支棍子打草驚蛇,隨時注意樹枝、灌叢上是否掛有綠綠的赤尾青竹絲;草叢中是否有褐色花花的龜殼花、黑白相間的雨傘節,溪床石縫中是否藏有毒蛇。總之,小心仔細、謹慎行事,是野外觀察的不二法門,不僅能幫助您看到蛙類,也能避開危險。

 

《觀察與記錄》

        可以用記錄表,作有系統的記錄,有助於結果的分析及整理。也可以隨手記在筆記本上,記錄觀察種類及心得。拍照是一種很好的記錄方式,不僅可以生動的記錄蛙類行為,也可以和親朋好友分享賞蛙的喜悅。

        錄音也是一種觀察記錄的方法,尤其蛙類,它們的喜怒哀樂都蘊藏在叫聲中。仔細聆聽它們發出來的聲音,配合行為,您將感受到它們的熱情與直爽,發現原來蛙類在冷冷的外表下,有一顆熾熱的心。

 

《時間及季節》

        蛙類是一群害羞的小動物,在非繁殖期時,常常安安靜靜的躲在石縫、泥縫、草根或樹上,很難觀察。但到了繁殖季節,則會大量聚集到水域,雄蛙還會發出響亮的求偶叫聲,讓您很難不去注意它們。

        所以,蛙類的繁殖期是最佳的觀察的時候。而每一種蛙類的繁殖期不太一樣,有些喜歡在稍帶有寒意的秋冬兩季,例如盤谷蟾蜍、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莫氏樹蛙、艾氏樹蛙;有些則喜歡溫暖的春夏兩季,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澤蛙、黑眶蟾蜍、中國樹蟾、腹斑蛙、金線蛙、虎皮蛙、褐樹蛙及貢德氏赤蛙;有些則一年到頭都很活躍,例如日本樹蛙。

        蛙類是外溫動物,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外界環境,所以在溫暖的季節比較活躍。例如在花蓮地區,3至7月的春夏兩季,是賞蛙的最佳季節,幾乎每一種蛙類都看得到。

        花蓮氣候溫暖潮濕,冬天有東北季風帶來的冬雨,春天有春雨及梅雨,夏天經常有雷陣雨,一年四季都不缺水,蛙類的繁殖期也就比其他地區來得長,可以說是蛙類的樂土,賞蛙的好地方。

 

《繁殖地點》

        每種蛙類不僅繁殖期不太一樣,繁殖的地點也不盡相同。

        有些喜歡在溪流活動,大大方方的坐在石頭上,例如盤谷蟾蜍、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褐樹蛙及日本樹蛙等;有些則害羞的藏身池塘的水草間,常常僅聞其聲不見影,例如貢德氏赤蛙、腹斑蛙、金線蛙等;有些喜歡稻田及草澤,例如澤蛙、貢德氏赤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中國樹蟾等;有些常在路旁的水溝中出沒,例如日本樹蛙、拉都希氏赤蛙、小雨蛙及莫氏樹蛙等;有些則在樹林中生活,例如莫氏樹蛙、艾氏樹蛙、白頷樹蛙等。石梯坪海邊壺穴中帶點鹹味的積水中有澤蛙蝌蚪;還有喜歡洗溫泉的日本樹蛙呢。

        花蓮從海邊到山林,到處都有蛙類蹤跡,等著您用心尋找聆聽。

 

《賞蛙景點》

        花蓮地區因環境的破壞比台灣西部少,工業的環境污染亦較不嚴重。較之西部之人口密集,工廠林立的擁擠景況,花蓮保留了較多的原始風貌。青山綠水、碧海藍天,自然資源豐富而多樣,清新美麗的自然風情,俯拾皆是渾然天成之美。

        在花蓮生活是幸福的,日日享受新鮮的空氣、明朗的陽光;來此做客也是有福的,接觸這塊美麗風土,遠離日常生活的喧囂煩雜,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生命觸動。

        在花蓮地區有一群可愛的「原住民」,小小的身軀、跳躍的身影,它們就是─青蛙。因花蓮尚有許多適合的生存環境,所以野外族群仍維持豐富的數量,只要留心,便能發現他們的蹤影。來到花蓮,可別忘記認識這群可愛的好朋友。聆聽他們各種別具特色的叫聲,欣賞其環肥燕瘦各有千秋的身材和生動有趣的肢體動作,進而親近他們,與大自然做深入的對話,你一定會不虛此行,大有收穫。

        以下介紹幾處絕佳的賞蛙景點。

 

一、美崙山公園

        位於花蓮市區,內有豐富的植物景觀,遮蔽良好,屬於低海拔的小丘陵,此地可見到多種蛙類。

        路燈下,草叢裡和步道上,仔細看看是否有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的身影。步道旁的草坡、水溝,你會發現許多小小的日本樹蛙。春、秋時節,非常容易見到他們配對的景觀:雄蛙抱在雌蛙背上,水溝草坡一眼望去,雙雙對對好不熱鬧。還有喜愛在草地出現的小雨蛙,體型袖珍,要睜大眼睛去尋找。

        沿著步道走到衛士墓園,這裡常出現的蛙種有拉都希氏赤蛙和澤蛙。生態館旁的小蓄水池是觀察蝌蚪的好地方,不同季節可以發現不同種的蝌蚪,如白頷樹蛙、小雨蛙、日本樹蛙…。生態館周圍的草坡、水溝更是各種蛙類常出現的地方不可錯過。

        來到美崙山,除了認識青蛙,更可以了解青蛙在生態系中的角色。這兒有多種的昆蟲可供他們捕食,適合的棲地讓他們生存;還有愛吃青蛙的赤尾青竹絲常常出現;路旁水流裡張螯橫行的拉氏青溪蟹、澤蟹也會吃蝌蚪。這些生物都扮演了不同的生態角色,維持生態平衡。

        美崙山是花蓮市區的自然寶庫,到此賞蛙可以讓人們體認到其實親近自然不必捨近求遠,跑到遙遠的深山野地,城市裡的小小綠地就可以欣賞到豐富的蛙種。不管是花蓮市民或外來遊客,都歡迎你來美崙山,與青蛙結善緣。

 

二、太魯閣國家公園

        來到號稱台灣淨土的花蓮,怎能錯過雄偉壯闊的太魯閣峽谷景觀?在中橫公路沿線及園區內7條人行步道,都有許多的青蛙在此生活,是觀察蛙類的絕妙好點。

        行經中橫公路,沿途有許多瀑布、流泉沿著峽谷山壁流下,尤其雨後,到處都是水花閃閃、白鍊般的時雨瀑。你會發現其中不時傳來響亮的「啾」一聲,這就是常在瀑布下練功的斯文豪氏赤蛙。還有莫氏樹蛙在此亦是族群眾多,園區內常見,布落灣是他們棲地的大本營。

        綠水河流步道中段的小溪流蛙況豐富,盤古蟾蜍、褐樹蛙、斯文豪氏赤蛙、日本樹蛙、莫氏樹蛙群聚在此,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夜裡峽谷深黑的倒影,天空點點的星光,在此賞蛙神秘又有趣。

        另外清麗脫俗有如世外桃源的蓮花池畔住有艾氏樹蛙;健行路線的梅園竹村步道,斯文豪氏赤蛙、日本樹蛙、莫氏樹蛙數量頗多。春季霧夜裡走在竹村的步道上,艾氏樹蛙清脆的「嗶、嗶」聲隨霧飄來,心頭一陣撼動。而走在白楊步道,不時聽見溪澗傳來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步道積水處許多的日本樹蛙和到處可見的盤古蟾蜍。總之,太魯閣國家公園蛙蹤處處,不及細說,太魯閣的青蛙之美就請大家親身去領略。

 

三、鯉魚潭

        鯉魚潭的環潭公路綠意盎然,筆筒樹、姑婆芋、蕨類…在此翁鬱生長,有如來到史前的「侏儸紀公園」。湖光山色中,有多種青蛙在此生長,如公路旁水溝常見的日本樹蛙、山壁樹林裡的莫氏樹蛙、登山步道中的黑眶蟾蜍、盤古蟾蜍、斯文豪氏赤蛙、竹林裡的艾氏樹蛙…等。

     

四、林田山

        林田山是個充滿人文風情的好地方,此地綠蔭處處,階梯蜿蜒,蛙況良好。莫氏樹蛙、拉都希氏赤蛙、日本樹蛙、白頷樹蛙等的數量都很多,國小旁的草叢、空地是絕佳的觀察點。

     

五、富源蝴蝶谷

        蛙蹤處處,此地潮濕陰鬱,青蛙眾多。尤其在春夏雨夜裡,在往富源橋步道沿途,隨時可能傳出日本樹蛙、白頷樹蛙、腹斑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等叫聲。

        冬夜裡,遊客中心及小木屋附近,很容易聽到從水溝或小水池傳來莫氏樹蛙像火雞「呱啊-呱啊啊」的叫聲。請留意許多附生在樹上的鳥巢蕨中,住著艾氏樹蛙,若住在小木屋中,夜裡可聽聞他們清脆的叫聲伴你入眠。

 

六、195公路沿線

        195公路從花蓮到鶴岡,沿著海岸山脈西面南下,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賞蛙路線。途經山林、水田、村舍、果園,各種不同的青蛙棲地,蛙況良好。道路不塞車也不擁擠,不過請小心路上來來去去的大貨車,留意自身安全。

 

七、安通溫泉

        溫泉區旅社下方的溪流可觀賞到日本樹蛙、褐樹蛙…等,你可看到一群日本樹蛙也在旅社流出的溫泉廢水中也洗的不亦樂乎。另外在森林步道上可看到日本樹蛙、斯文豪氏赤蛙、盤古蟾蜍…等。

 

八、十二號橋野溪

        花東海岸公路濱藍色太平洋彎延南行,過了鹽寮不遠,就可抵達十二號橋。經由橋旁小路可下達溪床,十二號橋野溪水清石美,山壁又有樹林灌叢生長,提供蛙類棲息的良好遮蔽,所以青蛙很喜愛在這裡生活。

        此地常見蛙類有盤古蟾蜍、黑眶蟾蜍、日本樹蛙、莫氏樹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和斯文豪氏赤蛙,春夏秋冬四季各展風情。

        秋天可以見到滿溪的盤古蟾蜍都泡在水中,進行繁衍下一代的大事。來到這兒最好穿著雨鞋,請注意在大雨後溪水暴漲時切勿冒然下溪。星夜緣溪而上,耳聽蛙語蟲鳴,是很浪漫的事。

     

《建議賞蛙路線》

一、太魯閣峽谷尋蛙蹤
        中橫公路沿線及各步道。

二、縱谷綠野賞蛙行
        此條路線可由鯉魚潭接林田山至富源蝴蝶谷。

三、海岸風情好尋蛙
        台11線上的12號橋、牛山、水璉到蕃薯寮,這些賞蛙景點可連成一線。若是運氣好,或許在石梯坪的壺穴中還可發現澤蛙的蝌蚪呢!

四、金針山賞花兼賞蛙
        六十石山、赤科山除了滿山的金針花之外,青蛙也不少。秋末可見到滿池滿谷的盤古蟾蜍、拉都希氏赤蛙配對繁殖的浩大景觀,可別被他們嚇著了!

圖像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