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明 山 蛙 鳴

  每次我向朋友提到我在研究青蛙,許多人的反應是興奮地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曾在田裡抓過什麼樣子的青蛙,或者最近看到什麼樣子的青蛙,青蛙可以說是和人類接觸最多的野生動物之一。但是從小到大,教科書裡介紹的都是來自美國的大牛蛙,很少拿台灣的青蛙當例子。於是乎,在一般人的眼裡,本土產的青蛙和蟾蜍就像外來客般地陌生而且神秘。

    其實台灣是個賞蛙的好地方,分佈於台灣的青蛙和蟾蜍共有31種,就單位面積有多少種類的密度而言,台灣在世界的排名是數一數二的。可是大家一定也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平常很少看到青蛙和蟾蜍呢?原來它們除了肺之外,還必須靠皮膚呼吸,為了保持皮膚的濕潤,它們多半棲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像樹林底層、山澗溪流等地方;而為了減少水份散失,它們白天常躲在樹上、草叢或土洞裡,屈著身體,安安靜靜地睡覺,直到夜幕低垂,不再有陽光的時候,才開始活動筋骨,準備飽食一頓。由於它們體型不大,很少超過20公分,又只看得見會動的東西,所以僅能吃小型的動物,像甲虫、螞蟻、蚯蚓等。在它們覓食的時候,常常整晚守候在同一個地點,動也不動地等食物飛過或爬過它們的眼前,然候再用舌頭把食物黏回嘴裡。從伸出舌頭到黏回食物,整個過程不超過0.15秒,所以根本看不到它們的舌頭。它們也具有良好的保護色,例如在地上活動的種類,身體的顏色多半呈褐色、紅褐色或灰黑色;在樹上生活的種類,則呈綠色;難怪平常很難看到它們。

    要怎麼開始賞蛙呢?首先你需要找一本圖鑑,然後試著去記每一種蛙的外型特徵。如果你剛剛開始賞蛙,覺得分辨每一種蛙的特徵很困難,你不妨先將它們分門別類,再慢慢地研究它們之間的差別。根據外型特徵,台灣的蛙類可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赤蛙科的成員,它們多半擁有平滑的表皮,修長的身體和善於跳躍的後肢,體色常呈褐色、黃褐色或夾雜著綠色,一般人俗稱的田雞,就屬於這一類,台灣共有14種。第二類是蟾蜍科,它們在身體背面佈有大大小小、突起壘壘的疣,眼後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後腺,疣和耳後腺都能分泌白色的毒液,具有禦敵的功能,台灣僅有兩種:即盤古蟾蜍和黑眶蟾蜍。第三類是狹口蛙科,顧名思義,它們的嘴很小,頭當然也很小,所以整隻蛙看起來像個三角型,分佈於台灣的有4種。最後一類是樹蛙,它們的趾端膨大成吸盤狀,可以輕巧地在枝葉間攀爬,體色可隨著環境而變深或變淺。此類包括樹蟾科和樹蛙科,它們的外型相似,但內部骨骼結構不同,因此在分類上分屬於不同科。台灣的樹蟾科成員只有中國樹蟾一種,樹蛙科則有10種。

    可是要到那裡賞蛙呢?賞蛙其實很簡單,因為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像馬路旁邊的水溝、庭院裡的水池或者山澗溪流,都可能住有青蛙和蟾蜍。而且不管它們平時藏得多好,一到繁殖季節,都會大量聚集到有水的地方鳴叫、產卵,所以只要找有水的地方,再聽音辨位,就不難發現它們的蹤跡。只是它們是夜行性動物,為了配合它們的作息,賞蛙只能在晚上拿著手電筒,摸黑觀察囉。每一種蛙都有它們偏愛的繁殖場所,所以在不同類型的水域,看到的的青蛙和蟾蜍的種類也就不盡相同。有些喜歡在山澗溪流或瀑布底下活動,例如斯文豪氏赤蛙、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和褐樹蛙。有些種類喜歡出現在流動緩慢、遮蔽良好的淺水溝底,像日本樹蛙、古氏赤蛙,日本樹蛙還特別喜歡洗溫泉澡,是溫泉遊樂區常見的蛙類。馬路旁邊雨後的積水池,也能見到許多種青蛙,像長腳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和台北樹蛙。而荷花池、稻田等靜水池,更是蛙類活動的天堂,尤其在春夏的雨夜,上百隻各種蛙類齊聚一池鳴叫,是常有的事情。

    「蛙鳴蟬噪」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無聊的爭論,其實蛙鳴對青蛙而言,一點也不無聊。它們並不是一年365天天天叫,通常只有在繁殖季節的時候才會叫,而且每一種蛙都有其獨特的叫聲,不同種的蛙是無法交談的。此外在視線不良的黑夜中,同種蛙之間也只能靠叫聲來彼此溝通。一般而言,只有雄蛙會叫。雄蛙鳴叫的時候,先吸一口氣到肚子裡,然後像吹氣球般的把位於喉嚨下方或兩側的鳴囊鼓出來,就在把氣從肚子吹到鳴囊的時候,振動了位於喉頭的聲帶,並發出聲音,最後聲音經鳴囊傳出去。藉由鳴囊產生共鳴的效果,小小的青蛙才能發出嘹亮的聲音。但並不是每種蛙都有大而明顯的外鳴囊,有些蛙僅具有稍稍突出的內鳴囊,它們的叫聲相對地比較小,有些蛙根本不會發出叫聲,也就沒有鳴囊了。雄蛙鳴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雌蛙,這是最常聽到的求偶叫聲。除此之外,它們還會發出各種具有不同意義的叫聲,例如領域叫聲是用來警告其它雄蛙不要接近;遭遇叫聲是當兩隻雄蛙碰在一起打架爭地盤時發出來挑釁對方的聲音;釋放叫聲是在被其它雄蛙不小心錯抱時,發出來表明自己性別的叫聲;被蛇咬到或被人捉到時,則不論雌雄,都會發出「吱」哀號般的求救叫聲;當雄蛙遇到雌蛙的時候,它們會興奮地把求偶叫聲叫得更急更快,轉變成配對叫聲。青蛙和蟾蜍的情緒,全反應在它們的叫聲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聆聽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蛙鳴聲,細細地體會屬於蛙類特有的情感世界。

 

【盤古蟾蜍】

        盤古蟾蜍廣泛地分佈於全省各地,從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它們的蹤跡。平常晚上喜歡守候在步道、空地或路燈底下比較亮、虫比較多的地方覓食,待每年的九到二月,才會遷移到溪流、水池等水域進行繁殖活動。雄蟾不會主動發出叫聲,只有在被其它雄蟾誤抱的時候,才會發出「勾、勾、勾」釋放叫聲。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是平地常見的兩棲類,喜歡在住宅附近、草叢、稻田、空地等開墾地活動。繁殖期在每年的二到六月,叫聲是一長串非常急促的「咯、咯、咯.......」,尤其當雄蟾碰到雌蟾時,叫聲會變得更加急促,有時可持續鳴叫一分鐘以上。但是當雄蟾被其它個體誤抱時,叫聲則變成短促而尖銳的「嘎」,有如在警告對方:「我也是公的,不要碰我」。

 

【中國樹蟾】

        中國樹蟾雖然是小型的樹蛙,叫聲卻十分地宏亮,這得歸功於它們具有一個鼓出來比頭還要大的鳴囊。由於它們常在雨後鳴叫,所以又稱為雨怪或雨蛙。繁殖期從每年的三月到七月,喜歡在水邊的植物體上鳴叫,常常由少數幾隻帶頭先叫,其他個體再跟著唱和,所以它們的合唱聽起來像一陣陣吵雜而高亢的「唧、唧、唧」。

 

【小雨蛙】

        小雨蛙的頭小腹大,身體呈扁平的三角形,屬於小型蛙類,體長僅2到3公分,但叫聲卻非常的低沉而且大聲。它們常出現在稻田、水池等開墾地,雨後的夏夜常可聽到它們整齊而具有節奏感的叫聲。小雨蛙喜歡躲在草根、土縫或石頭底下鳴叫,所以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很難觀察。

 

【腹斑蛙】

        腹斑蛙喜歡棲息在隱密、長有大量水草的湖泊或池塘,像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夢幻湖,就是一個典型的棲息環境。繁殖期以每年的春夏兩季為主,常躲在水草根部或遮蔽物底下鳴叫。它們在喉部下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外鳴囊,叫聲是尾音拉得很長的「給-給-給」。常一隻接著一隻鳴叫,所以合唱聽起來的感覺是此起彼落而且響亮。

 

【牛蛙】

        牛蛙因叫聲如牛而得名,體型大而且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它們不是台灣的固有種,由於成體和蝌蚪都會捕食其它他種類的青蛙,對本土蛙類族群的生存有很大的威脅,因此應該加強管理,決不可任意放生於野外。

 

【貢德氏赤蛙】

        貢德氏赤蛙是大型的蛙類,體長可達8 公分,常見於水池及稻田中。繁殖期在每年的夏天,喜歡成群活動,但卻又各自分散地躲在水草間鳴叫。個性極為害羞,很容易受到驚擾,一旦有人靠近,就會發出「吱-」驚擾叫聲,然後噗通一聲跳到水裡。雄蛙在咽喉兩側各有一個外鳴囊,叫聲是如同狗叫般的「茍、茍、茍」,聲音低濁而且大聲。

 

【古氏赤蛙】

        古氏赤蛙眼後的顳肌非常地發達,使得頭部看起來特別大,所以又稱為大頭蛙。雄蛙的領域性很強,領域叫聲是單音節短促的「嘓」,求偶叫聲則是連續7-20個音節的「嘓、嘓、嘓」。雄蛙有時會先發出一聲領域叫聲,然後再發出求偶叫聲,如此既可以宣告領域又可以吸引雌蛙,屬於多功能的複合叫聲。

 

【拉都希氏赤蛙】

        拉都希氏赤蛙從眼後到胯部有條寬厚的背側摺,所以又稱為闊摺蛙。它們幾乎整年都在進行生殖活動,常聚集在水池、稻田、沼澤、流動緩慢的溝渠或溪流鳴叫。由於僅具有內鳴囊,叫聲聽起來是較低弱、綿長的「給ㄟ」,有如含在嘴裡發不出來一樣。

 

【澤蛙】

        澤蛙可能是台灣最常見的青蛙,喜歡棲息在稻田、池塘、湖沼及水溝附近,繁殖期在每年的春夏兩季。它們的叫聲頻率會變,時高時低。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連續數十個「嘓、嘓、蟈....」,但在兩隻對叫的時候,叫聲則變成「嘓嘓-嘓嘓-」,有互相較勁的意味。

 

【斯文豪氏赤蛙】

        斯文豪氏赤蛙屬於大型蛙,體長可達10公分。終年住在中、低海拔的溪澗及瀑布。白天喜歡躲在石縫裡,偶而也會發出如同鳥叫般的「啾-」一聲,常讓賞鳥的人白忙一場。晚上則單獨出現在水邊草叢或石頭上,春夏兩季比較容易聽到它們的叫聲。

 

【梭德氏赤蛙】

        梭德氏赤蛙是台灣特有種,常在每年的九月及十月,大量聚集在溪流裡進行生殖活動,叫聲細小不容易聽見。求偶叫聲是「唧、唧、唧」;接觸叫聲則是低沉含糊的「嘓嘓」,是當兩隻雄蛙碰在一起的時候,所發出來的聲音。

 

【日本樹蛙】

    日本樹蛙是種小型的樹蛙,喜歡聚集在小水溝、小溪流裡鳴叫。咽喉下方具有一個外鳴囊,叫聲高而響亮如同虫鳴,吵雜而且刺耳,是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夏夜裡常聽到的蛙鳴聲。

 

【面天樹蛙】

        面天樹蛙是台灣的特有種,分佈遍達全省的中、低海拔山區,繁殖季節從二月到九月,但幾乎整年都可聽到它們的叫聲。它們喜歡在地面、芒草或低矮的植物體上鳴叫,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有規律從容的「逼、逼、逼」,合唱時,叫聲則變成雜亂而且急促。

 

【艾氏樹蛙】

        艾氏樹蛙是台灣唯一會在積水的竹筒或樹洞裡產卵的青蛙,繁殖季節在春夏兩季。它們的叫聲是圓潤的「逼」單音,和面天樹蛙的叫聲很像,但合唱時,還是保持一定節奏的規律性,不會變亂,這和面天樹蛙有所不同。

 

【白頷樹蛙】

        白頷樹蛙屬於大型的樹蛙,雌蛙最大可達7公分。每年四、五月的春雨和梅雨是它們最喜愛的季節,常聚集在水邊的植物體上,形成上百隻青蛙的大合唱。由於它們的叫聲有如連珠炮般的「搭、搭、搭」,聽起來常有置身靶場的錯覺,頗具有震撼效果。

 

【台北樹蛙】

        台北樹蛙是台灣特有種,繁殖期在每年的秋、冬兩季。雄蛙常在靠近水邊的草根、石縫或落葉底下挖洞鳴叫。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一到兩個音節、低而單調的「葛-」;形成合唱時,叫聲則變成三到四個音節的「葛-葛-葛-」,有時尾音還會加上「咯、咯、咯」,以增加變化及吸引力。在雌蛙接近的時候,雄蛙會連續發出多達十個音節以上的求偶叫聲;但當兩隻雄蛙遭遇時,則改發出「嘎」沙啞的接觸叫聲。光聽聲音,也能猜猜洞裡的台北樹蛙在忙些什麼。

    聽完了這些叫聲,您是否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是否想抽空走一趟陽明山,親耳聽聽蛙言蛙語?陽明山露天劇場的蛙鳴音樂會天天上演,不收門票,可別錯過喔!

 

圖像




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台灣兩棲類生態保育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 蛙友交流網 最新消息